上午9点多,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徐州港顺堤河作业区,这里是徐州市打造“亿吨大港、百万标箱”的重要组成部分。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停靠着货船,码头上的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正在将一个个集装箱进行转运。这里拥有12个2000吨级的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达1400万吨,港口“公铁水”集疏运功能齐全,可为煤炭、砂石、钢材、粮食等大宗散货和集装箱提供专业化装卸中转服务。庞大的物流场面令参观的记者们不断发出赞叹。
所有的货物通过这种联通联运,真的把全国的物流做得特别棒、特别好。我参观了一下,这个龙门一直在工作,船到了以后马上就能够最终靠货运拉走了,速度很快 效率非常高。
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徐州港务集团创新“矿-港-厂”业务模式,为本地重点企业量身定制物流方案,开通了中欧班列外贸集装箱、徐州-青岛、徐州-成渝等直达班列服务和18条水运集装箱航线,开辟欧亚物流新通道,主动服务 “一带一路”、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可以为本地重点公司可以提供集装箱的一箱到底的服务以及门对门的服务,大幅度的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目前我们给徐工集团定制物流方案,从我们的港口下水,从水运出海直接到俄罗斯,这样一个集装箱可以给他们节约1000美元的物流成本。
作为京杭运河上顶级规模的现代化港口企业,徐州港务集团凭借先进的设备与科学的管理,在内河港口装卸领域树立了行业标杆,徐州港拥有翻车机、螺旋机、斗轮机、装船机、皮带机、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等大型装卸设备65台套,记者们在现场看到,一整节列车的煤炭只需经过翻车机的一次翻动就能完成卸货,该系统一个小时就能完成接卸24节,着实令人吃惊。
看到古运河还在这么兴旺地运营,并且已经实现了中欧班列向世界很多地区去做贸易,感觉到徐州港利用得很到位,而且很多现代化的装卸设备依旧是觉得很震撼的。
目前,徐州港务集团正围绕“建设大通道、做强大枢纽、培育大物流”的目标,全力推进顺堤河二期工程建设,该项目总投资超18亿元,占地面积1300多亩,码头设计年通过能力947万吨。通过项目建设逐步提升徐州综合货物运输枢纽服务功能,加快将徐州的区域交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对实现内河港口与城市、产业、综合交通协调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这是我第一次来徐州,也是我第一次到汉墓里面参观,进来以后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我注意到墓室中的一个盥洗室,竟然有坐便的这一种形式,汉墓的构造包括精细程度,以及当年的科学技术水平,都让我觉得大为震撼,感觉到当时我们的祖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是领先同时代其他的国家很多年。
我参观了刘注的墓之后,才深深地感受到两汉文化确确实实在徐州有着深厚的基础。徐州离我们济宁非常近,济宁主要是孔孟文化,两汉文化其实在我们那里了解得并不太多。徐州确实是个好地方,有厚重的文化,我们也愿意把徐州的文旅推广到济宁,甚至全国各地,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到徐州来做客。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